人民日报:合作化之路激发泰国农业活力

0

核心阅读

农业在泰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农业面临的一个不利条件是农田过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面对这样的基本国情,泰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财政投入、发挥农业合作社作用、进行集约化生产……记者近日在泰国北部农村走访,感受到走合作化农业之路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和效益。

 

  政府搭台,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

今年9月,泰国政府推出一系列经济刺激方案,提出将投入1360亿泰铢(1泰铢约合0.18元人民币)财政资金,刺激泰国农业及乡村经济发展。泰国银行(中央银行)泰北分行行长辛哈差向记者介绍,在此次1360亿泰铢的经济刺激方案中,600亿泰铢将被用于支持乡村基金建设,以改善民生;360亿泰铢将被用于实施能够创造就业及提高购买力的项目;其余400亿泰铢将被用于发放政府小额贷款。同时,泰国政府通过国有金融机构为农村小微企业和今年旱灾受灾农户提供低息贷款。此外,泰国金融机构还启动了名为“一村一百万”的金融项目,为全国5.9万个乡村基金提供600亿泰铢无息贷款,以支持农村最低收入群体脱贫。

位于南奔府的龙眼果农奎沙达就是政府金融支持的直接受益者。虽然已过龙眼收获旺季,记者仍在奎沙达的14莱(1莱约合1600平方米)的果园内,看到颗颗龙眼挂满枝头。奎沙达介绍说,国有银行发放的无息贷款为他的龙眼种植提供了巨大帮助。他说,贷款手续非常简单,在一年内还清后,还可继续享受贷款优惠。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政府的金融支持,去年奎沙达的果园销售了价值90万泰铢的龙眼,净利润达到了20多万泰铢。

  合作化,泰国农业的鲜明标志

在泰国农村,随处可见合作社的身影。自上世纪20年代合作化运动以来,泰国已拥有约3800个农业合作社。去年泰国农业合作社的总产值也实现了2300亿泰铢,并覆盖约600万名社员,有接近一半的泰国农民已经走上了农业合作化的发展道路。

清迈府农业与合作社厅厅长斯提蓬向记者介绍说,泰国农业合作社的优势非常明显:一方面,农民通过合作社可以直接与市场对接,有效增加了农民销售收入,同时统一采购生产资料也减少了成本;另一方面,合作社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采取科学管理种植方式,并为上市产品提供可追溯系统打下基础,提高了农产品安全程度,市场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同时,部分合作社还为农户发放小额贷款,提供资金支持。

泰北山区草场资源丰富,气候温润,十分适宜发展畜牧业。在清迈奶牛合作社,记者见到了现代化的牛奶生产流水线。据合作社经理帕尼介绍,该合作社已有41年历史,鲜奶日最高生产量可达38吨。同时,由于产品质量可靠,该合作社被政府指定为学生牛奶供应商,销售范围覆盖泰北6个府。此外,合作社还精心打造多元化乳制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通过共同努力,去年社员依靠生产牛奶,平均收入达到10万泰铢。

  集约化,让农业生产更有成效

“泰国农业发展的一个不利条件是农田过于分散,不利于发展大面积生产,同时农民缺少技术和资金支持,生产技术进步较为艰难。”清迈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披斯特这样评价泰国农业发展的瓶颈。而泰国农民创造的集约化耕种模式,正在收获成效。

据清迈府帕劳农业合作社主任尼孔介绍说,该合作社推广水稻耕种集约化项目已有10年的时间,这是合作社社员共同探索出来的新路。以合作社为纽带,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不仅为农民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降低成本,而且通过发展订单农业,他们生产的优质泰国香米拥有了广阔的销售渠道,并且远销中国等海外市场。

参加合作社30余年的农民尼空,对于集约化项目也有着切身的体会。他说,以前农民并不清楚市场需求和价格动向,往往是丰产不增收。参加了集约化项目之后,合作社会对农民的生产提出具体指导意见,提前预估市场价格,对于稳定农民收入是件好事。

合作社经理素丽拉也介绍说,目前合作社已经通过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等管理规范认证,正在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准备推广有机大米种植,为客户提供产品可追溯系统,充分保障食品安全。同时,集约化项目生产的大米将被纳入统一的商标下集体销售,并为跨国食品公司提供代工生产,为大米品质提升和农民增收提供支撑。

帕劳农业合作社的集约化模式正在更大范围推广。斯提蓬介绍说,目前清迈府境内有5个建成的土地集约化发展示范区,另有2个正在建设中。通过集约化发展,可以扩大耕种面积,减少耕作成本,特别是便于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产品质量和农业效益。

  特色化,农业创新的新思路

泰国国土纵跨亚热带和热带,地形、土壤、气候和人文历史等条件均存在差异,因此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成为了泰国农业发展的又一亮点,而在泰北地区尤为突出。

泰北地区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曾经是全球罂粟种植的主要地区之一。为了破解毒品泛滥的问题,泰国政府提出了“皇家项目”,鼓励泰北农民发展替代种植。在清迈府叮咚地区,记者见到了咖啡等替代种植取得的成果。叮咚地区皇家项目办公室负责人泰拉介绍说,目前泰北地区共有皇家项目38个,各地根据文化和自然条件选择种植不同经济作物。叮咚地区海拔较高,因此他们选择发展咖啡种植,去年当地农户咖啡种植的平均收入达到了5万泰铢,并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了增收。更为重要的是,发展替代种植后,村中基础设施得到了发展,儿童也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村子里风气也逐渐好转。

龙眼产业是清迈因地制宜、引进外来资本和技术的一个缩影。据清迈新龙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薛朝龙介绍,清迈产的龙眼个头大、味道甜,品质上乘。因此该公司8年前从福建来到清迈投资设厂,专门收购加工销售龙眼干及龙眼鲜果,目前龙眼干的年销售量可以达到60吨,主要销往中国市场。每逢中国春节到来之前,他们的龙眼干销量就会激增。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不断建设,他们企业也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税收和通关便利。

通过走合作化、集约化和特色化道路,泰国农业正在经济转型的大潮中不断探索。而泰国政府提供的一系列经济举措,也让农民享受到了实惠。虽然还面临基础设施欠佳、农业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但借助中国—东盟自贸区和东盟经济共同体等外部优势,泰国农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本报清迈11月15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16日 22 版)

***所有《泰国中华网》、《中华日报》新媒体原创稿件,需完整署名,否则追究到底。(联系转载,商务合作请加微信号:thaizhongh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