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扩建地下“宝库” 文物地库面积将扩大40%

0

故宫扩建地下“宝库” 6成文物入地保存

  启动地下库房改造和通道工程,文物地库面积将扩大40%,打通文物医院地下走廊

昨天,在故宫博物院“平安故宫”工程实施5周年之际,“故宫博物院地下库房改造及通道工程”正式启动,这是故宫2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地下文物库房扩建工程。记者了解到,该工程将在故宫原一期、二期地库之间加建面积8285平方米的地库,使地库建筑总规模达到29073平方米,较原先扩大近40%。同时,工程还将建设地库至“西河沿文物保护综合业务用房”(即文物医院)地下连接通道。整个工程计划2020年12月竣工。

  揭秘1 地下文物库房为何扩容?

故宫当前共收藏186万件文物,近一半仍存放在古建筑中。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目前使用的一期、二期地库内储存约97万件院藏文物,仍有80多万件文物存放在地面文物古建筑库房内。而古建筑的温湿度控制难度大,不利于文物的保存,故宫计划让尽量多的文物“入地”。

单霁翔介绍,新库房投入使用后,文物的储存数量将增加到110万件左右。这一数量相当于故宫收藏文物总数的60%。

值得一提的是,故宫也将采取其他方式让地面库房中的文物“活起来”。例如,今年5月,故宫将建成开放常设展馆“家具馆”,让原先放在库房中的大量明清家具亮相。故宫四个角楼中保存的大量书版,也将通过展览、体验等方式面向公众。

随着文物保护技术的更迭,20余年前建设的文物库房也急需技术升级。

单霁翔举例说,受当时技术制约,所有不同类别和质地的文物藏品,只能处在同样的温湿度环境中,无法对不同藏品进行温湿度分区控制,此次工程将解决这一问题。

此次工程中的“地下通道”部分,则将在文物地库和文物医院之间建设一条恒温恒湿的走廊。文物修复者在库房和“医院”之间转移文物时,不再需要回到地上,从而减少环境对文物造成的潜在破坏。

  揭秘2 新地库如何保护百万件国宝?

记者从故宫了解到,此次地下库房改造工程将破解多个故宫库房的“痛点”。

首先,该工程将大幅扩大地下库房的容量,解决地下库房储存空间不足等问题,逐步减少地面文物库房规模,从而更加确保文物安全。

其次,该工程将完善地下库房结构,消除地下库房潜存的渗漏等安全隐患。

工程在建新库房的同时,还将通过建设温湿度分区调控,改善现有一、二期地下库房内温度统一的现状,实现不同文物按照特性进行不同的温湿度控制。

此项打造地下“国家宝藏”的工程,具有相当的难度。据设计方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源介绍,此工程地段重要、技术复杂,该公司2014年中标,经过3年半的研究、设计和审批,才付诸实施。

单霁翔介绍,2018年是“平安故宫”工程后半程的关键一年。工程的最终目标,是在2020年即紫禁城建成600年之时,基本实现故宫博物院进入安全稳定的健康状态,全面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迈进世界一流博物馆行列。

  ■ 背景链接

  20年来地库最大扩建工程

此次是故宫20年来规模最大的地下库房扩建工程。

故宫博物院一期地库建于1987年至1991年,面积约4818平方米。二期地库建于1993年至1997年,建筑面积15970平方米。

历史资料显示,原先故宫文物库房大多利用古建筑,门窗不严、室内潮湿、条件简陋,无法适应藏品保管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因此故宫于上世纪80年代启动地下文物库房的规划。

故宫地下文物库房是中国国内面积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地下文物库房,起初便在结构上确保了防水、防潮和防火的功效。库内各房间设有温湿度检测系统、消防系统、安全监视与报警系统和通风系统,使文物藏品处于恒温、恒湿、安全、可靠的储藏环境中。

来源:新京报

 

***所有《泰国中华网》、《中华日报》新媒体原创稿件,需完整署名,否则追究到底。(联系转载,商务合作请加微信号:thaizhongh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