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7日讯】 “买钻及饰品需谨慎。”泰国珠宝首饰研究院(GIT)警告,实验室制造钻石以次充真钻,买卖交易陷进多。尤其是CVD钻石更是呈现高发趋势,而专家则提醒消费者,选购认准GIA认证,担心吃闭门羹。泰一月份珠宝首饰出口总值5.7亿美元,同比下滑1.19%,鉴于全年表现令人堪忧。

GIT官员透露,近日在对一批实验室送检的钻石检测时发现,有问题!该批次重量介于1-3克拉、净度VVS1至VS2不等、色泽G-I在95-97的钻石并非天然钻石,而是仿钻。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由最新合成技术化学蒸气沉淀法在实验室制造的CVD钻石。
目前由Diamond foundry技术培育的钻石也获得珠宝权威的肯定,不同于廉价粗糙的合成钻石,它甚至可以获得像GIA、IGI和GCAL等国际钻石鉴定报告书。通常这类钻石需要借助仪器进行科学鉴定。
调查还发现,钻石编号还有篡改的情况,与大数据库查阅对应的真钻信息完全对不上。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泰珠宝首饰出口总值约合5.73亿美元,同比下滑1.19%,算上黄金出口总值为7.32亿美元,同比下滑4.51%。
但鉴于今年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预计泰国珠宝首饰出口前景堪忧。报告还显示,未经加工的钻石出口同比降18.88%,切割打磨钻石出口则降39.01%。
而出口显示增长的市场主要有:美国同比增18.88%,阿联酋52.68%,日本增11.10%,比利时增10.28%,瑞士增26.25%,意大利增499.16%。但中国香港和印度则分别降20.03%和6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