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中华日报9月7日报道 泰国经济学家向建议政府,调整财政和金融援助措施以便更好的帮助企业渡过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特别是针对5万中小企业的雇佣补贴政策避免倒闭出现百万失业。
泰国法政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朱塔提认为,泰国政府实施的援助措施相比亚太区其他国家略显单薄,由于设置较高门槛导致很多财务困境的企业无法获得继续的贷款援助。为此,他建议政府参考其他国家援助措施减少壁垒同时扩大帮扶力度确保就业稳定的同时,让中小企业安全渡过疫情难关。
他认为,政府援助措施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充分挥发降低企业成本和负担的效果。暂缓减税措施相比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略显不足。泰国缓税措施时间太短仅3个月,建议政府在到期后再延长,做法类似韩国、日本。另外刚刚提出的“政府出资一半”的雇员补贴也需要尽快落实真正帮助企业减负。新加坡采取的模式值得借鉴,根据行业影响提供25-75%不等的雇员补贴。
此外在行业信贷资金援助方面,政府很可能需要额外追加贷款。同时提高4000亿泰铢贷款法案的效率,由于门槛过高很多需要资金支持的企业无法顺利获得贷款,导致该贷款目前仅使用不到四分之一。针对不同行业,政府还应该提供转型贷款资金扶持,帮助因疫情影响的企业能够维持经营。必要时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担保。航空业寻求240亿泰铢的贷款,零售业也寻求200多亿的泰铢。
最后他希望政府调整经济发展轨迹模式,不要走越南、韩国等强调基建投资的经济模式,而重点在科技和数字化领域投入更多的资源,为泰国未来区域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疫情趋缓,但5万家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堪忧。他们将关系400多万雇员的生计问题。如果不尽快采取行动,他们极有可能短期内关门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