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欢迎项目被质疑为政府收割民财工具
泰国中华日报02月10日报道 泰国越来越多中小商铺店家感到赋税压力。尤其是在政府实施第四期「一人一半」电子钱包纾困金措施后,质疑和抱怨声此起彼伏,更有餐厅坦言被课税加之高昂的成本导致经营利润已所剩无几,他们开始拆除标识并打出不接受该支付的告示。

尽管泰国政府在启动「一人一半」措施时明确表态绝不会将收集到的商贩店家或人民的个人财务信息用于财政课税大数据,但这样的承诺最终还是不攻自破,并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商铺和店家感到被欺骗的感觉。虽然早期他们从该项目中获利不少,但现在不得不应对来自税务官员强制课税的要求。
从泰国官方公开的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参与政府该计划的商铺店家预计超过100万,并且大部分都是小微业者。在没有赋税压力的情况下他们还尚可还有不错的营收表现,而一旦被要求缴纳税费情况则完全不同。据悉,有参与该项目被要求缴纳税金的餐饮业者透露,他们被课征了上万铢的税金。这让他们的情况变得很难,因此,纷纷决定不再受理「一人一半」点餐付款。
但从各个商家那里也可以明确的听到这样的积极信息,就是加入该计划对提高销售额帮助非常大。而这也是为何会有上百万商铺店家积极参与其中。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一人一半」措施之前实施的3期累计拉动几千亿铢的国内消费,而本月开启的第四期预计会产生至少几百亿铢的消费流动性。

以蚌玛切市场某餐饮店为例,之前都是按每年3000铢统一标准缴税,但税务局利用大数据分析后将税费增加到上万铢,因为通过核算销售额采取浮动税率进行课税。而现在他们无奈只能决定不再受理「一人一半」电子钱包支付。目前该市场仍有不到一半商铺店家接收该电子钱包支付。
政府利用纾困金政策收集数据的做法令商铺店家感到失望,有种被欺骗的感觉,更直言税务官员只会拿小微业者开刀,而不敢去触碰大资本或盈利丰厚的企业施压追讨巨额税金。比如,为了规避高额土地税,曼谷主城区商业中心区部分尚未开发土地全部改造成了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