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第二季度国内消费购买力有望回暖

0
150

商大认为大选经济效应和强劲的入境游为重要驱动力 消费者和企业家信心均创疫情以来新高

【本报5月14日讯】 预计在2023年全泰大选和旅游业强劲复苏的双重拉动下,泰国第二季度国内消费有望迎来显著增长。商大公布的4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录得55.0,在连续11个月上升的同时也来到了过去38个月新高。但连续高温天气已导致多地出现大量鱼死和干旱水位下降等问题。

泰国商会大学预计,2023年第2季度国内消费将有望迎来明显回暖,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2023年全泰大选带来的选举年经济效应,还有就是表现强劲的入境游市场。

预计今年大选将会产生500-600亿铢的经济流动性。但问题关键是各党派获得票数和民代席位基本确定后所产生的新政府面孔。虽然每个党都提出了各自的经济发展纲领,但需关注新政府内阁将会祭出何种联合政纲。同时需要强调的是高电价仍是影响人们消费支出关键动力。

而在预测今天开始的2023年大选投票日将会产生何种经济效应时,商大经济商业研究中心预计,今年大选将会产生500-600亿铢的现金流。尤其是投票日前两周的注入的大选资金流动性最大,大致在200-300亿铢,由此产生的经济效应会在投票后持续1-2个月左右。

另外,在2023年4月份商大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也看到了国内消费信心持续提升的信号。其中4月份录得消费者信心为55.0,这也是该指数连续11个月显示上升,同时也是创出过去38个月以来新高。

其他关键指标,像整体经济信心、就业信心还有收入信心等分别录得49.4、52.0和63.6。几乎所有指标都较此前有所提升。同时改善的还有泰国企业家信心,4月份录得51.9,高于50中位数外也创出6年新高。

但从调研数据会发现,部分消费者对经济复苏放缓表达了担心,因为高生活成本影响下,财政部下调了2023年GDP涨幅,从最高的增3.8%降至增3.6%。还有就是全国各地越来越突出的PM2.5空气质量影响。

然而持续高温天气正在给农业经济释放风险信号,多地出现水温上升后大量鱼死的情况,国家水利局已经就今年可能出现的严重干旱做好危机应对准备。初步估计,今年降雨量会低于往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