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中华日报10月31日报道 泰人餐饮消费决定因素并非价格,而是味觉。EIC报告指出,只要味道独特,价格就基本不是什么问题。
根据汇商银行研究机构EIC发布的一项调研报告结果显示,泰人饮食习惯偏好更偏向于食物所能带来的口味体验,价格因素正在变得越来越次要。但偏好甜食将是泰人未来健康的潜在隐患。
报告指出,泰人对偏甜和偏咸的食物有很强的偏爱喜好。但对相比更健康的蔬菜水果却表现的很不屑,尽管泰人的健康意识不差,但在减肥方面他们更喜欢找捷径。比如不健康的节食,或是吃减肥产品,当然还包括减肥药。
EIC调研抽取的样本来自2.8万个家庭,对象覆盖6岁以上家庭成员,选项包括了喜爱,好味,卫生,营养,方便,想吃和价格等关键指标。
而统计结果显示,22.1%选择喜爱,18.5%选择好味,18.2%选择想吃,17.2%选择卫生,12.9%选择营养,6.5%选择方便,另外价格选项只有4.0%。
也就是说,泰人在饮食消费决定方面,更多是寻求从味觉快感来满足,卫生、营养以及价格反而是次要的。这也基本符合大众消费的心理需要,毕竟缺乏酸辣甜味道的食物很难找到市场。
而长达5年的饮食消费习惯偏好对比后发现,泰人对饮食质量关注度降低,而味觉要求增加。与此同时,他们还对餐厅环境、服务、甚至是餐具选择和搭配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口味必须放在第一位,而这也是所有餐饮企业生存的法则。
比如一日三餐占比也有明显提高。比如2013年88%受访者会按一日三餐进食,到了2017年上升到了89.4%。另外,一日多餐的人也从2013年的3.8%增加到了2017年的4.1%。当然青少年和上班族仍是一日三餐的最大群体。
泰国税务局正积极通过税改来改善泰人的饮食习惯,比如甜食和咸味较重的食物的摄入量。2013年正餐包含吃甜食的占比11.2%,而到了2017年该比例上升到了14.2%。年轻上班族成为甜咸食物的最大族群。
泰人的口味偏好方面,38.3%选择清淡类,26.2%选择辣味类,14.2%选择含糖类,另外13.8%会选择偏咸食物以及4.8%会选择偏酸食物。
从泰国餐饮搭配和食材配方来看,加糖已经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加糖的比不加糖的要更好卖,泰国食物的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酸、辣、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