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8日讯】12月7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八次外长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外长会的主题是“共同迈向现代化,培育次区域发展新优势”。面对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澜湄国家同意要重点推进六大方向工作。2022年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年贸易额达到4167亿美元,相比7年前翻了一番。
据中新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和缅甸副总理兼外长丹穗共同主持澜湄合作第八次外长会。王毅表示,各方将秉持“发展为先、平等协商、务实高效、开放包容”的澜湄精神,扎实推进各领域合作,打造多个新亮点和增长点。
澜湄合作于2016年启动,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并取得进步。2022年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年贸易额达4167亿美元,相比7年前翻了一番。但当前国际地区形势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和平与安全也面临着威胁,团结和进步还受到冲击。因此,各方同意要重点推进六大方向的工作:
一是推动建设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二是打造更加联动的经济发展带;三是营造更加安全的发展环境;四是迈向更加数字化的发展前景;五是深化更具特色的人文合作;六是倡导更加包容的合作理念。
另外四个亮点:高层引领合作提质升级;经贸往来全面提速;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澜湄民心相知相通。相信澜湄合作将行稳致远,成为国与国关系的典范、次区域合作的样板、南南合作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