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邦鸡碗能否激发泰人购买国货热情

0
73

泰国日用百货中国制造引发更大关注 官员表示将慎用AD/CVD 鼓励企业加速创新

【本报8月18日讯】 从钢铝建材,到大象裤,再到南邦鸡碗,泰国实业家越来越担心来自境外尤其是中国代工厂生产的图文样式相似的低价商品的‘恶意’竞争。而泰国工商部门在回应行业诉求方面并未积极的利用AD/CVD等工具。

随着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特姆进入泰国,这种从工厂直接到消费者的模式,虽然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实惠,让在当前经济低迷、可支配收入不高、家庭高负债造成消费降级的泰国人有更多的选择,但泰国中小企业和观察者担心本国制造业可能会被外来商品取代。

与泰国中小企业不同的是,跨境电商不仅没有向泰国政府纳税也没有为泰国人创造大量的就业,平台上销售的商品更是利用‘漏洞’和成本价格优势打压泰国本土工厂,除导致泰国商品滞销外还可能因为高成本和恶意竞争迫使泰工厂倒闭。

从促投新能源汽车,到扶持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再到打造国家软实力经济发展,泰国政府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措施时缺乏整体性和平衡度。虽然政府鼓励外资来泰投资建厂,泰企也欢迎公平竞争,但也应在不损害本国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方面的前提下展开。否认泰国人所购买的日用百货商品都将变成‘外国货’

从外国游客都会人手购买一条的泰国大象裤,到吃泰国桥面时使用的大公鸡图文陶瓷餐具,这些习以为常的日用百货已经被贴上了‘中国制造’。泰国工业部对此表示,如有必要会建议采取反倾销策略,除了对保税区仓库进行排查外,还会向商务部提交课征反倾销税的议案。

虽然中国对泰投资数百亿铢,尤其是以新能车为代表的车企蜂拥而至,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新能车配套产业链的搭建仍落后,关键的是汽车零部件数量的减少也直接导致工厂雇佣工人数量的大幅缩减。这就需要政府为产业转型失业工人安排新的就业机会。

泰国工业院披露的数据看,目前全国45个行业协会通报的信息看,至少已经有20个行业遭遇了外来货品的冲击,如果政府不进口采取有效措施,那该数字将会扩大到30个,甚至更多。但对企业来说,不改变注定将被淘汰。

但从目前最大问题是,打击跨境商品牵涉的部委包括了工业部、商务部、财政部甚至还有内政部等多个部门,但各部门之间并没有形成一套成熟高效务实的联动机制。与此同时,泰国小企业也必须加快知识产权创新,传承民族技艺提升国际竞争力。

据悉,工业部已经向财政部获得授权,可以对保税区商品进行开箱排查,主要在工业标准认证和品质安全性是否合规方面;而商业部也表示今年将严查代理持股经营的问题,而非法经营重点筛查对象包括房地产、酒店度假村、餐馆零售和旅行社等行业。

但泰国工业、商务和财政等多个部委官员表示,在保护本国企业的同时也会遵守国际惯例,避免引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中国是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中泰两国当下和未来在诸多领域都有很大的扩张空间。因此,只要合规并遵守相关法规,泰国政府决不会针对任何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