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18

前7个月泰边贸总交易额突破1万亿铢大关

0

【本报9月6日讯】 泰7月份边贸总交易额增21.7%达到1580亿铢,连续4个月扩张使得2024年前7个月边贸总交易金额也突破1万亿铢,同比增长5.9%。官员透露,石油、大众消费品以及橡胶制品等出口表现强劲。

泰国商务部外贸厅披露的最新月度边贸交易数据,2024年7月份泰边贸总交易额为1581.01亿泰铢,同比增21.7%。而在连续4个月表现扩展的推动下,泰今年前7个月边贸总交易金额也来到了107038400万泰铢,涨幅5.9%。

其中7月份出口额为870.89亿铢,增长15.5%,进口部分710.11亿铢,涨幅30.2%,当月泰获得贸易顺差额为160.78亿铢。这使得今年前7个月进出口贸易额也同样取得增长,其中出口部分6214.05亿铢,增长4.7%,进口部分4489.79亿铢,增长7.7%,而泰前7个月的边贸顺差额也达到了1724.27亿铢。

细分市场会发现,7月份泰与CIMV等4国边贸增长了14.4%,总金额达到827.48亿铢,其中出口部分506.31亿铢,增长12.2%,进口部分321.17亿铢,增长18%,当月贸易顺差额为185.14亿铢。

这当中泰-马7月份边贸交易额最高,302.28亿铢,增长32.9%,其次是泰-老219.41亿铢,增长了12.3%;泰-缅157.21亿铢,下降14%;泰-柬148.59亿铢,增长26.2%。

而边贸出口商品中比重较大的如下,柴油28.7亿铢,传真和电话及零配件20.99亿铢,其他成品油14.64亿铢。这使得泰国与4国在前7个月的边贸总交易额达到了5762.18亿铢,增长4.2%,其中出口部分3560.83亿铢,增长2.86%,进口2201.36亿铢,涨幅6.4%,而泰国获得的顺差额为1359.47亿铢。

至于泰国与中国、新加坡和越南等3国的跨境边贸,7月份合计753.53亿铢,增长30.7%,分别是出口364.59亿铢,进口388.94亿铢。其中泰-中边贸交易额最高,达到437.34亿铢,增长24.6%,其次是泰-新合计85.15亿铢,增长9.8%,最后是泰-越合计74.7亿铢,增长31.1%。

而主要出口商品则是生鲜榴莲97.4亿铢,TSNR标准橡胶40.72亿铢,驱动硬盘31.84亿铢。这使得今年前7个月泰国与中、新和越等三国的边贸总交易额达到4941.66亿铢,增长8%,分别是出口2653.23亿铢,进口2288.43亿铢,泰合计顺差额为364.8亿铢。

按照官员预测,2024年余下时间里泰国大边贸交易额有望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除了老挝和柬埔寨对泰国燃油和大众消费品的需求增长,另外马来、中国和日韩也对泰国橡胶制品需求增加等。

泰8月通胀升0.35% 累计上升0.15%

0

披猜表示会考虑税收措施缓解400铢日薪影响 财政部加大征收电商税力度

【本报9月5日讯】 泰8月份通货膨胀上升0.35%,使得前8个月通胀累计上升0.15%。官员解释,虽然有电价和柴油价格调控措施抑制,但多地水灾推高了蔬果价格上涨。针对400铢日薪上调给私营部门造成的成本负担,财长表示会考虑税收方面的措施。

泰国商务部贸易政策和战略办发布的最新通胀数据显示,2024年8月泰通货膨胀录得108.79,与上年108.41相比上升了0.35%。如提出生鲜和能源的核心通胀则上升了0.62%,这比7月份相比则小幅上涨了0.52%。

虽然今年前8个月的通货膨胀累计上升了0.15%,但泰商务部仍维持全年通胀上升0-1%的目标区间。官员解释,8月份通胀上涨主要来自生鲜蔬果价格的上涨,由于多地爆发洪水影响了农耕作业,蔬菜瓜果也同样受到破坏。

另外,政府出台的电价和柴油价格调控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胀的上升。如果政府退出补贴行动,届时泰国内的通货膨胀将会有明显上升。当然,还有就是计划于2024年10月1日实施的400铢日薪统一上调是否会如期而至。

但从看守内阁副总理兼财长披猜最新讲话,暗示政府正在研究关于日薪上涨后如何缓解企业方面承受的压力。其中被提到的就是税收减免或抵销的议题。但不管怎么,财长表示,会考虑所有选项,尽量将影响降到最低。

而新政府快速组阁也给资本市场带了额外的活力,泰股指连续上扬,更实在周四早上开市就飙升了30点。披猜对此表示高兴,承认有来自国内政局稳定的积极因素。

据悉,8月份主要生鲜食材价格都有明显上升,比如茄子、辣椒、黄瓜、大白菜、柠檬、卷心菜等。水果方面,像红毛丹、芒果、番石榴、香蕉都有上扬。但需要注意的是猪肉、植物油、烤鸡等则又降价的情况。

针对工厂直接到消费者模式的跨境电商平台进入泰国,税务局正在拟定新的《税务法》,即要求所有在泰从事经营活动的电商平台都必须在泰国国内注册,并需要有增值税号。

至于入驻平台的商家则有可能需要按要求缴纳所得税。而此前向跨境进口商品课征增值税,目前每月大致税收收入为1亿铢。另外目前在泰注册的境外平台服务商共有184家,缴纳的税款合计60亿铢。

从前十销量榜看泰国汽车市场真霸主

0

【本报9月5日讯】 虽然泰国内汽车市场自18年以来就出现了放缓的迹象,家庭高负债更是推迟了购买新车的计划,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降价竞争,但对于日系代表丰田和本田两大品牌而言,在泰地位依然稳固,市场份额不减反增也展示了其在泰国车市的霸主地位。

在中国品牌为主导的泰国电动汽车市场加速发展的背景下,2024年1-7月全泰汽车总销量为 35.4万辆,比上年的 46.5 万辆下降了23.7%。但从销量榜前10排名看热门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中丰田和本田在泰地位牢固。

在面对其他品牌萎缩的情况下,两大日系车代表不仅销量保持增长,甚至市场份额还有所提升。数据显示,泰国汽车市场份额排名中,丰田从33.7%升至37.6%,五十铃则从21.1%降至15%,本田则从11.6%升至13.8%,三菱从4.8%降至4.6%,福特从4.9%降至3.7%,名爵从3.2%降至2.8%,日产从2.2%降至1.7%,马自达从2.4%降至1.6%,长城从1.5%降至1.3%,铃木从1.7%降至1.2%。

如回顾近年泰国汽车市场行情会发现,自2018年以来就出现了销量下滑的情况。虽然中国车企投资泰国引领了EV等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热潮,但不得不承认的一个问题是,在高负债压力下泰国人已经推迟了购买新车的计划,部分原因与泰国家庭平均12年换新车的习惯有关,

而研究机构认为,影响泰国车市的原因来自多方面,除了消费者信心偏低,生活成本和车贷负担过重外,还有就是国内外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当然银行收紧车贷以及联名担保贷款条款限制也是因素之一。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泰国本土量产后带来的价格下调,以及人们对EV电车的接受程度增加,希望在新政府的领导下,泰国经济能够尽快买入正规,人们消费水平提升的同时购买力恢复到正常水平,这对低迷的车市来说会是积极的因素。

麻省斯隆管理学院曼谷办事处10月开业

0

【本报9月5日讯】 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将在泰国首都曼谷设立国际办事处,该办公点将于2024年10月开始运营,作为该学院美国之外全球第二个办公场所,将与东盟政府、高校和私营部门就教育、研究、金融科技、经济和老龄化等领域开展合作。

自2002年以来,东盟地区的学生已经参加了200多个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的项目。并与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东盟的96个组织和大学合作,一起开发金融科技、老龄化、经济等领域的学习项目。

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将目光投向泰国,开设东盟办事处,旨在通过与大学合作,增加从教育、学习、研究到组织会议的机会。而曼谷作为办公室所在地将于 2024 年 10 月开业,工作将涵盖整个东盟地区,包括与政府机构和该地区的私营部门合作交流。届时开幕日将会举办‘延长寿命’等相关话题的讲座。

历经14年换3届政府的中泰高铁最新进展

0

【本报9月5日讯】 从立项到动工历时14年3届政府的中泰高铁项目最近因为在巴冲隧道建设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造成三名工人身亡而再次引发各方对该铁路项目的关注。按照规划中泰高铁一期最快2027年通车,至于延后多久还有待观察。

按照官方计划的项目进度,作为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从首都曼谷到东北桥头堡呵叻府全长253公里,总投资额1794亿泰铢,共包括14个分包合同的项目定于2027年通车。虽然整体项目取得进展,但鉴于个别项目尚未开工的情况,不得不担心的问题是,要想在规定时间内交付通车正变得越来越困难。

然而要中泰游客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高铁跨国旅行,则仍需要在等待一段时间。因为中泰高铁二期全长356公里、总投资3181亿铢的呵叻至廊开段尚未启动。与此同时,老挝和泰国还需要解决跨河铁路无限对接的问题。

也许通过查看中泰高铁一期各分包合同施工进度会对整个项目何时通车有更清晰的了解。其中,第1-1合同3.5公里总投资4.25亿铢的路基工程已经完工;第2-1合同11公里总投资31.15亿铢路基工程也已经完工;第3-1合同30.21公里总投资额93.3亿铢的路桥工程仅推进了0.52%。

第3-2合同12.23公里总投资47.293亿铢的隧道工程已推进74.06%;第3-3合同26.10公里总投资98.38亿铢高架桥工程已推进52.73%;第3-4合同37.45公里总投资97.88亿铢路桥工程已推进77.82%;第3-5合同13.69公里总投资77.5亿铢路桥工程亿推进9.41%。

第4-1合同11.83公里的连接三机场高铁由正大方面承建;第4-2合同21.80公里总投资105.7亿铢的高架桥工程目前仅推进0.66%;第4-3合同23公里总投资115.25亿铢的路桥工程已推进37.5%;第4-4合同总投资65.14亿铢的维修中心工程已推进16.57%。

另外,第4-5合同13.30公里总投资99.13亿铢的路桥工程则因HIA尚未动工;第4-6合同31.6公里总投资94.29亿铢才推进5.23%;第4-7合同12.99公里总投资85.6亿铢的路桥工程已推进56.67%。

其中第3-2合同因在隧道施工区域发生坍塌而导致3名工人意外身亡事件引发泰国媒体和多方关注。除了呼吁政府检讨施工安全规范外,还就后续救援部署提出了质疑,当然还有无法逃避的话题就是为何都是外籍工人在操作。为何没有泰籍员工参与铁路项目的施工建设?

据悉,中泰高铁项目一期共有4段隧道工程,最短的162米,其中有两段长度在3400米和4100米。素利亚交长透露,计划向新政府提交一份总投资额数千亿铢的大交通发展规划案,涵盖了高速、高铁、港口码头等。

泰甘蔗和砂糖办:国内供应稳定 库存177万吨

0

【本报9月4日讯】 泰国甘蔗和砂糖办表示,国内砂糖供需稳定,未出现短缺价格上涨的情况。据悉,2023/24榨季,泰国砂糖总产量为880万吨,而上半年仅用掉了127万吨。

针对泰国内砂糖涨价供需失衡的担心,泰国甘蔗和砂糖办官员列出数据做出回应,称,2023/24榨季全泰甘蔗总产量为8217万吨,制成的砂糖总产量为880万吨。而目前市场上砂糖定价在每公斤27-28泰铢。

以今年上半年为例,泰国内砂糖食用量在127万吨,其中工业用量为52万吨,其他渠道用量75万吨。而截止2024年8月16日最新数据,全泰砂糖供应存量还有177万吨。

官员表示,全泰57家糖厂会定期通报其库存砂糖的总量,同时强调砂糖供需主要为满足国内需求为前提,因此不会出现断货涨价的情况。

工商银上调泰出口展望增1.5-2.5%

0

维持全年经济增2.2-2.7% 通胀升0.5-1.0%预期值 呼吁政府刺激经济加快灾后重建

【本报9月4日讯】 泰工商银联合会9月例会,对新政府内阁表示欢迎,并准备提交刺激经济白皮书,希望将2024年经济增速维持在2.2-2.7%,出口涨幅稳定在1.5-2.5%,同时通胀控制在0.5-1.0%之间。并对多地洪涝灾情表示担心,希望政府提供救助并加快灾后重建。

泰国工商银联合会轮值主席兼泰国商银公会主席帕荣首先对政府快速组建新内阁表示欢迎,同时表示,商会团体将会向新政府提交一份刺激经济增长白皮书,提出来自私营部门的建议以帮助政府更好的制定政策,共同解决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

比如,泰国工业院代表在与新总理直接交流的机会上就制造业遇到的难题提出了关切和建议,希望新政府针对家庭高负债、国内消费低迷、工厂倒闭和企业控本等问题上制定有效的措施。

而工商银联合会对于2024年泰国经济的展望方面,首先预计今年GDP增速将在2.2-2.7%之间,出口涨幅则从0.8-1.5%上调至1.5-2.5%之间,另外,通货膨胀方面预计将维持之前预估的升0.5-1.0%。

至于全球经济走势方面,工商银认为将会继续放缓。因为8月份主要国家的MPI都出现了放缓的情况,不管是美国、欧洲还是中国和日本都一样。考虑到美联储降息以抑制经济放缓,加上海运成本上涨使得全球贸易仍存在不确定性因素。

虽然政府加大了财政预算支出的力度,尤其是投资预算部门,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泰国内消费需求仍略显疲软。私营部门投资仍显示下滑,部分原因与汽车行业萎缩有关。另外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也呈现下滑的问题。

由于连日强降雨天气使得北部多地爆发洪涝灾害,预计经济损失在100亿铢,对此,工商银希望政府尽快出台措施援助受灾群众,并为灾后重建提供更多的帮助,减少对经济的伤害。

家庭成员联名买车更容易 泰央行修改条款

0

【本报9月4日讯】 泰国央行将放宽联名分期贷款买车的限制条款,解决担保和收入不足带来的家庭成员买车难问题,车贷公司或银行有望先行执行,央行将会在随后颁布新条例。由于车市低迷价格战激烈,长城最高降45万铢,铃木推出99个月分期。

泰国央行已经就机动车租赁协会提交的方案展开讨论和研究,预计新调整的宽松车贷指南有望在2024年底左右颁布。而在此之前,有条件的车贷公司和商业银行可以率先执行。现行的联名车贷担保主要看主贷人收入,而调整后会综合参考担保人收入状况。

央行此举主要是希望降低门槛让联名分期贷款更加便于操作。据悉,新修改的条款将允许以家庭成员总收入合计方式申请车贷,这将可以避开担保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收入不足而被拒的情况。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车贷公司和银行不得不承认更大的坏账风险。

目前泰国国内车市低迷,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除了油电车价格战外,还有来自二手车商降价的竞争,即便是已经大幅降价,但消费者仍面临车贷申请不通过被拒的问题。

为了拉销量,各大车商也在积极推出诱人的福利来吸引新顾客,比如,电车代表长城汽车更是开除了最高让利45万铢的优惠,首付25%可享受48期零利息的分期。而日系油车代表铃木汽车则开出最长99个月的超长分期贷。

泰上半年通胀零增长位列东盟倒数第二

0

【本报9月4日讯】 泰国的低通胀在东盟国家位列倒数第二,由于物价趋降以及消费购买力疲软,使得泰国2024年上半年通货膨胀几乎为零增长。而文莱则是负0.26%。

老挝已经成为东盟通胀最严重的国家,由于严重依赖进口加之公共债务居高不下,使得老挝币大幅贬值,泰国商务部贸易政策和战略办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老挝通胀飙升25.29%,而泰国几乎为零增长。

在东盟成员国中,排在泰国前面的只有文莱,得益于政府价格调控以及出口石油创造的丰厚回报使得其通胀同比下滑0.26%。至于国家,如柬埔寨通胀上升0.26%,马来西亚升1.81%,印尼升2.79%,新加坡升2.87%,菲律宾升3.55%,越南则上升了4.08%。

官员解释泰国低通胀表现原因,首先是泰国内购买力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生鲜食材特别是猪肉价格总体趋于稳定,另外政府出台的油电价格调控政策等。如果新政府按计划实施数字钱包政策,并兑现日薪上调,届时会推高泰国通胀上扬。

但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国外影响因素,比如地缘政治冲突,大国贸易战、自然灾害等都会给通胀造成关键的影响。而商务部则会确保全年通胀在预期的目标区间内。

美食旅游有望成为泰国旅游新名片

0

【本报9月4日讯】 美食旅游有望成为泰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可以拉动地方消费经济高增长。据悉,泰国美食旅游约占全球市场的4%,2022年的总估值约合232.85亿美元。

虽然泰国每年吸引数千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游客,并且炒罗勒、金面、咖喱鸡、椰汁鸡汤和冬阴功等泰菜深受游客喜爱,但如参考日本地方美食旅游的发展模式看,泰国地方美食蕴藏潜力,但丞待开发和完善。

就像泰国政府希望将美食作为国家旅游经济软实力来打造,希望借此来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将泰国游局限在首都曼谷和几个旅游热门城市。就像泰国奶茶已经名扬国内外,成为中日韩甚至欧美游客喜欢的饮品。

按照泰国商务部的说法,泰国餐饮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和价值,预计美食相关的旅游消费支出占到了泰国GDP总值的5.66%,约合9825.85亿铢。比如,美食深度体验类活动,深入东北或直下泰南寻味不同的地方美食,吃出不一样的旅游新动能。

预计2020年至2027年,全球美食旅游增速将高达17%,每年仅飞来飞去吃旅游的人数也将达到54亿人次。预计到2027年美食旅游规模将高达1700亿美元。泰国各地应该通过举办美食节,推出突出传统文化和烹饪过程的当地美食。当然,也应该利用名人效应进行推广并吸引粉丝旅游。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