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夜丰颂:玉童子出家记

0

  新华网曼谷4月10日电(记者 陈家宝)距曼谷900多公里外的泰缅边境小城夜丰颂,聚满了翘首等待的人们。十几个打扮成缅甸王子的掸族男童被自家长辈举在肩上,随着一支身着鲜艳民族服饰的游行队伍载歌载舞地从山上走来,打破了小城的宁静。

这个四月初举行的盛典正是童子出家节(当地称波桑龙节Poi Sang Long)。在信奉佛教的泰国,每个男性一生中都要出家一次,而如此盛大的出家礼,只能在幽谧、纯净的夜丰颂小城看到。

童子出家节是为纪念佛陀释迦牟尼之子喇合拉(Rahula)小王子放弃世俗生活,追随父亲修行,并受戒成为佛教史上第一位最年轻小沙弥而举行。即将受戒的小孩被称为”玉童子”(当地称为桑龙SangLong),年龄在7-14岁间,在三月到五月的暑假间完成人生一大事,以为父母积德,报答养育之恩。

当地人视这个留存了几百年、持续三至四天的民俗节日为盛事,出动亲朋,倾尽一年时间准备。

正赶上出家节的记者,通过这个仪式中认识了与众不同的夜丰颂。

泰国北部 “玉童子” 出家仪式 (7)

游人罕至的山城

从曼谷坐一个小时的飞机降落泰北清迈后,驱车8个小时,在茫茫山峦间绕过1864道弯路,夜丰颂府才在薄雾间渐现轮廓。

夜丰颂府位于泰北清莱府西北角,面积约为1.2万多平方公里,其西、北部毗连缅甸,东濒清迈府。境内山峦密布,林木茂盛,河流纵横,终年云雾笼罩,故被戏称为“三季雾都”或“泰国的瑞士”。

泰国四月的酷暑笼罩着群山环绕的小城,偶见轰鸣的小飞机挨着树梢掠过,带着寥寥几个游人,降落在小城起降难度极高的机场上。

小城人少,平日无论昼夜都非常平静。

夜丰颂的大部分人口由掸族构成,掸人(ShanPeople)是泰族的支系,早年从中国迁徙过来,现大多数分布在缅甸东北部及泰国北部。泰国的掸族人自称为“大傣族”(Tai Yai),据悉是在19世纪缅甸被英国殖民后逃难过来的掸人后裔。掸人在泰北的栖息地还包括清莱、南邦、清迈等偏僻的山城,以伐木驯象、种植业为生,笃信佛教,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当地物价低廉,至今游人仍能享受到10株(约合2元)一瓶的饮料和不到500株(约合100元)一晚的干净住宿。此地并不像泰国的其他旅游景点那样,游客价格总比本地人价格高出几倍。

在这里,没有满街向游人兜售商品、说得一口流利外语的小贩,也没有时刻准备着宰客的计程车或嘟嘟车;有的却是愿意免费将游人送至目的地的旅店老板,和热情地将家中美食分予外来人的当地居民。本地人将游人视为“朋友”或“客人”,而非谋取利益的工具。

泰国北部 “玉童子” 出家仪式 (12)

泰国境内幸福指数最高之处

在旅游大国泰国,夜丰颂因远离大城市、难以抵达,其旅游业一直不发达。相比起游人如织的其他旅游目的地,夜丰颂不为人知,也不算富裕,却被评为泰国境内幸福指数最高、犯罪率最低的地方。

在这里,掸族人的友善比其独特悠久的民俗更令人回味。

穿着长筒裙的老妪牵着孙儿前来凑出家节的热闹,在游人好奇的打量下,老奶奶慈爱地教导小孩对着游人的镜头行合十礼。游行队伍到达前,年轻的掸族女子端着家里鲜榨的翠绿蔗汁,守在路口派给被热辣的阳光折腾得大汗淋漓的陌生人们。游行队伍由戴着草帽、身着掸服的妙龄女子引路,她们尽可能地缓步前行,以方便边走边拍照的人们。

出家节的小主角们千呼万唤始出来。玉童子身份尊贵如王子,双脚不可着地。人们相信初次踏上人生修行之路的他们能为家人带来好运,以他们为骄傲。

玉童子过处,游行队伍一路起舞,并顺手拉来游客们加入他们,一同狂欢。路人不断向玉童子撒爆米花,以示祝福。他们给身边任意一个游客分爆米花,让游客也能为玉童子献上祝福,共同沐浴这个仪式带来的恩典。

旭日高照,游行队伍显然体力不支,却不改欢颜。小城每家每户的门前都几乎摆上了冰水、食物,免费供路过的游行队伍和游人解暑。

四十出头的阿莎(Sa)端着银盘尾随队伍,欣喜的目光一直未曾离开过骑在父亲脖子上的小王子。盛装打扮的她在连日的操劳中略显疲态,隔着漫天锣鼓声,她扯着嗓子,却仍耐心地为记者讲述她家小王子的出家经历。

三番询问下,她干脆邀请与之素不相识的记者坐上他们的车前往家里,见证仪式。

这一次充着独特民俗跋山涉水而来的人们多为外国记者,游客不到二十人。在玉童子家里,早已坐满从各地赶来的亲友,他们说着掸族语,尽管语言不通,却视陌生的来客为座上宾,在比划中尽现质朴的热情。

被问及是否希望有更多游客前来,让旅游业带旺这个静谧的小城,她说无所谓,但求不要带来污染和打扰他们的生活。

“这里路远,又难走,你能来我们很欢迎。我们希望捎上你,一起接受玉童子的祝福,让好运也降临你身上。”阿莎边为记者分来宴请亲朋的丰盛掸族大餐,边将自制的“掸族威士忌”倒满一个空瓶,让记者带回去品尝。

玉童子虔诚地用巴利文念出段段经文,亲朋好友的掸语呢喃中,整栋掸家木屋都笼罩在祥和喜乐的气氛中。

在这个终年躲在云雾之后的山城里,“游客”二字真正回归到了”游人”及“客人”的原本含义,人与人间不谈价格,却乐于分享,心中一片丰盈。

***所有《泰国中华网》、《中华日报》新媒体原创稿件,需完整署名,否则追究到底。(联系转载,商务合作请加微信号:thaizhongh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