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中华日报03月02日报道 泰国今年水果出口整体表现大受疫情影响,预计仅中国当个市场的出口总值降幅就在25-30%左右。而全年水果出口总值预计会在863-889亿泰铢之间,降幅21-24%。
根据开泰研究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受2019新冠疫情影响, 泰国2020年水果出口总值恐降21-24%,约合863-889亿泰铢。其中仅中国当个出口市场降幅就在25-30%,出口总值估计只有455-481亿泰铢。
导致泰国水果出口大幅下滑的原因从目前来看,主要是2019新冠疫情影响,导致中国及多个疫情国家提高了抗疫等级,人们不再像往常那样愉快出行消费购物,恐慌情绪笼罩在整个消费市场。当然非关税措施也是泰国水果出口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必须克服的挑战。
报告指出,如果以泰铢结算1月份泰国水果出口总值降幅可能高达46.1%。所有陆路通道都被关闭停运,部分订单被迫取消,部分则被延迟交付。
如果到了4月榴莲出口高峰阶段,疫情防控仍没有取得关键性的胜利,那泰国当局必须找到解决销路问题的有效办法。中国是泰国榴莲等4大热带出口型水果的最大消费市场,占比高达57%。
新冠疫情爆发后,泰国周边国家也启动了更大力度和范围的防控等级措施,这对于泰国榴莲等出口型水果销往邻国变得困难起来。
而非关税措施无疑会使泰国当局需要长期应对的棘手问题之一。中国政府此前就通过提高了对进口水果食品安全等级要求,比如没有GAP和GMP认证的泰国榴莲山竹等水果将无法进入中国消费市场。
那非关税措施对泰国水果出口影响几何?一起来看看一组开泰研究整理的数据:
2016-2019年间泰国出口型水果总值年复合增长32.6%,表现增长的,除了生鲜水果外,冷冻/冷藏水果及水果干均实现增长。泰国水果要想实现长期稳定增长,必须在生产流程和出口标准检验方面加大调整力度。
结合以总量和总值出口与非关税措施的关联性,开泰研究建议针对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出口策略,比如非关税措施宽松地区且适合走总量的国家,像马来西亚和印尼就可以以总量出口为主导;
而非关税措施宽松但属于中高端消费群体的,像澳大利亚、印度以及阿联酋则适合以出口总值为主导,对出口产品进行精选。
至于非关税措施严厉但仍适合走量的市场,比如中国、韩国和日本。东亚市场仍是泰国水果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市占率合计超过59%。但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尽量分散来自该区域市场风险,降低对其依赖性。
而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欧美及台湾地区则要以出口总值为主导。因为这些区域出口量均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且意外风险免疫力较强。当然他们对产品品质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
而在水果出口市场全面受阻的情况下,泰人将是当局最后的依靠—动员全民吃国产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