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臭河到幸福河 浙江湖州两处古漾的巨变“密码”

0

 中新网湖州10月29日电(记者 胡丰盛)在浙江省湖州市,有两处“黑臭河”蜕变为“幸福河”的古漾。前者叫蠡山漾,曾是范蠡的隐居地,后者叫芦圻漾,相传是春秋吴国水军的军港。曾经一度,古漾也有过水之殇。前者生猪废水直排,后者遍布垃圾水草。如今,两个湖漾各自蜕变后,已成为浙江省的“示范河湖”,“密码”之一就是治理理念和模式的变革。

  蠡山漾又名观音漾,位于德清县钟管镇蠡山村,水域总面积220亩,河道总长4.1公里。相传范蠡功成身退后,带西施曾归隐于此。“白银盘漾一螺青,洞口胭脂带雨零,怪道西施曾小住,水杨柳亦学娉婷。”清代诗人徐以泰曾作诗,盛赞蠡山风光。

但古漾也曾经历过水之殇。

  钟管镇人大副主席、蠡山村前党支部书记卫俊介绍,那个时候,蠡山漾岸上养猪,河里养鱼,废水直排,水体富营化、发黑发臭,成为村民的一块心病。许多村里的老人说,小一辈只“看得见山,望不见水,记不住乡愁了”。

  2014年以来,德清县启动河道治理工程,通过河道清淤、岸坡整治等治理措施,将蠡山漾变为一条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幸福河”。同时,治理过程中重点挖掘乡村特色文化,4.1公里长的河道上10座古桥横卧碧波,成为独具特色的“古桥博物馆”和“水文化公园”,带动了当地美丽乡村旅游及民宿经济的发展。

  文化、古村、水利和生态的有机融合,使蠡山漾备受资本和游客的青睐。总投资5.8亿元的水样年华古婚俗文化街项目、投资上亿元的蠡山精品酒店等项目陆续落户,前不久,村里首批5家民宿也建成并开始营业,产业基础逐渐夯实。曾经的猪倌、蠡山村民顾松平建起了一幢两层高的楼房,外层门窗雕花,梁柱上刻着精美的纹饰,还挂着一块牌匾上书“蠡山人家”四字。“经过改造后,这里就是民宿。当不成猪倌,以后我就是蠡山村民宿的老板。”说起日后的生活,他的脸上洋溢起了笑意。

  从蠡山村往北驱车约一个小时,就到达了芦圻漾。“芦圻”是个古老的地名,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在太湖沿岸设“三城三圻”,芦圻漾就是吴国训练水军的军港。

  不过,虽然都是古漾,两地的治水办法却是大不相同。

  “过去,两岸杂草丛生,河边都是菱网、生活垃圾,还有不少村民在河边乱搭乱建、养鸡养鸭,生活污水直排入河道。”芦圻漾所在的东王村党总支书记、村级河长工作站站长钦伟娟介绍,2012年,长兴建设太湖风情实验示范带,以芦圻漾为中心打造了荷塘人家景观节点,形成了一个有湿地风貌的生态景观。

  环境变好了,鱼儿越来越多,不少晨钓、夜钓爱好者周末喜欢聚集这里,但也带来了不少垃圾。

  2013年长兴县实现了所有河道河长制全覆盖,构建了县、镇、村三级河长管理体系,这里的治水工作开始变得游刃有余。

  钦伟娟说,东王村以党员积分制为标准,对主动积极参与河湖护理的党员,给予一定的积分奖励,同时将积分作为党员年底评优的重要参考数据之一,河道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同时,村“两委”想出了一个新办法,开展诚信指数考评:将村民是否参与护水纳入考评,给每户评比打分,其得分与征信、入党、建房申请等挂钩。新制度的实施,提高了村民环保的积极性。

  现在,东王村的河流已经长期保持二类水质。优美的村庄水域环境和创新的举措,先后引来了三个农旅融合项目。东王村“两委”顺势,将项目推进与脱贫攻坚扶志、扶智工作相结合,成立了劳务服务平台,既解决了低收入农户工作问题,又满足了项目用工。如今,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不到5万元,到现在突破1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万多元。

  2018年,芦圻漾还被设为长兴首个浙江河(湖)长学院现场教学示范基地。

  数年时间,两处古漾都发生巨大变化,两个村庄的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生活水平已不相上下。蠡山村从“生猪养殖”致富向“历史文化”发展,东王村则从一个传统村蜕变为“集休闲、参观、文化于一体的湿地风貌生态景观好去处”。

***所有《泰国中华网》、《中华日报》新媒体原创稿件,需完整署名,否则追究到底。(联系转载,商务合作请加微信号:thaizhongh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