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宣布限制大米出口给泰国提出何种警示
洪灾已致70万稻田受损 出口增长背后稻农获利有限
泰国中华日报9月9日报道 世界大米出口第一大国印度宣布,将全面限制大米出口,并通过课征20%的关税以优先保障国内粮食供需平衡,这对于遭遇严重洪涝灾害的泰国来说是利好信息,还是另一种警示。

印度作为过去近年中世界大米出口第一大国,占到了全球大米出口总量的40%左右。由于泰国大米价格缺乏竞争力,国际排名已跌至第三,位列印度和越南之后。但印度政府突然宣布将限制本国大米出口,并对部分大米课征高达20%的关税,其决定主要是应对其国内可能出现的粮食危机。
由于受到灾害影响,印度今年大米产量将较往年出现减少。加之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粮食安全方面的问题,使得部分国家已经开启了限制出口的措施。比如马来西亚就因为其国内鸡肉供需紧张而限制了对外出口。
印度政府的决定无疑让全球粮食短缺问题雪上加霜,并导致本就粮食匮乏的国家面临更大的危机。中国多地近期出现高温和严重干旱问题势必会给其国内粮食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另外,巴基斯坦遭遇历史罕见的严重洪涝灾害估计也会影响其大米等粮食出口。
虽然越南和泰国是紧随印度之后世界第2、3位大米出口国,但需要注意的是泰国今年雨季多地也遭遇了严重洪涝问题,泰国GISTDA公开的数据显示,水灾影响面积超过160万泰亩,而受损的稻田估计高达71.1万泰亩。其中以湄南河途径府为重灾区。
据彭博社报道,大米是印度3大出口农作物之一。而大米是全球大多数国家约数十亿民众的主食,仅在亚洲地区,大米的消费量就占到世界的90%。泰国大米出口出口商公会主席认为,该措施对泰国在内的大米出口国家有益。而今年印度大米料因天气影响减产约5.6%。
虽然泰国商业部公布的出口数据显示,出口保持稳步增长,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泰国对外贸易逆差已累计超过4000亿铢。虽然全球面临粮食危机,但泰国稻农收益并没有因此大幅增加,反而被不断涨价的化肥等侵蚀了利润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