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七百万人面临被AI替代风险 建议开拓新市场和建原料供应链渠道
【本报1月24日讯】 泰国私营企业需要主动出击应对越来越突出的地缘政治竞争带来的新挑战,在调整经营发展模式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同时还需要在中美大国间寻找平衡,而当务之急是寻找可持续且稳定的供应链渠道。预计政府和企业等用人单位需帮助700万人学习掌握新技能与AI智能机器人竞争岗位。

中美两大经济体在亚太地区越来越紧张的地缘政治冲突,正在给泰国在内的东南亚新兴国家尤其是私营企业在寻求和大国经贸合作方面提出了选择困难新挑战。
泰国进出口银行总经理乃乐在谈及中美关系时表示非常微妙,就好像是结婚十年育有3个孩子的夫妇,生活中嘈嘈闹闹虽互有不满但又难以离舍。最明显的案例就是中美贸易和高科技出口,虽然各自都有安全和风险方面的考虑而相互指责出台限制措施,但两国相关企业业务并没有因此被迫停止。
从中美两国贸易冲突到爆发新冠疫情大流行再到近期围绕高科技产品,虽有这些对泰国在内的东南亚新兴国家制造业和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金融影响力考虑,中国和美国在亚太区国家的影响都很大,不可能单独转向任何一方;市场地位,作为出口为主导的泰国经济而言,中国无疑是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但美国地位不可替代。

对于泰国来说,在牢牢抓住中美两大经济体外还需要发展第三目标市场以降低泰国在未来地缘政治冲突爆发情况下可能面临的风险。看看俄乌冲突,泰国仍有粮食保障优势,但能源极度依赖进口。而能源是物价调控最大的阻碍,全球各大央行仍在为消除通胀做努力。
泰国商会人士则建议私营企业需要主动出击迎接新挑战,通过经营方式调整来适应新国际格局参与竞争的同时开拓更大的目标市场。并警告不提高危机意识,继续留在所谓的安全地带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经营失败。
机构发布的报告称,泰国至少有700万岗位有被AI智能机器人替代的风险。因此政府和企业等用人单位必须做出积极调整帮助员工学习并掌握新技能以顺应潮流变化。
回顾过去20-30年发展历程会发现,能源和原料供应链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泰国企业需要寻找第三方供应链渠道,避免因为单一市场而影响到生产制造。当然碳税也是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在控本优先和利率迎来上涨周期的当下,企业尤为要提高避险能力。在缩减支出的同时,还需要引进新技术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努力开拓新市场。而入境游复苏带来的经济利好是各企业需要抓住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