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提醒商家做好应对准备 专家指泰米争一前先完成成本减半
【本报2月19日讯】 预计中国进口水果市场将保持增长,虽然泰国对华出口高居榜首,但正受到邻国越来越强势的竞争,商部呼吁泰国水果贸易商做好迎接挑战准备。至于泰米出口前景,专家警告在无法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一味追求全球第一毫无意义。

泰国商业部驻中国厦门代表处官员援引中国食品土产商会(CFNA)发布的2022年中国水果进出口数据,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水果进口总值146亿美元,同比增长8%,总吨数733万吨,涨幅4%。其中出口水果总值46亿美元,下滑17%,总计326万吨,减少8%。
但回顾过去5年会发现,中国水果进口市场整体仍呈现稳增趋势,从2018年的76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146亿美元。其中前五大进口水果分别是香蕉、香水椰子、榴莲、火龙果和龙眼。其中进口额最大的水果则依次是榴莲、车厘子、香蕉、山竹和香水椰子。
但随着邻国在出国行水果规模化种植产业的崛起,泰国在榴莲、椰子、龙眼和山竹方面的优势正在被消弱,甚至会在综合价格竞争力方面处于不利地位。比如越南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榴莲研产销产业链,除了劳动和种植成本比泰国低外,运输成本和品质多元化方面也更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喜好。
对此,商业部官员提醒泰国各关联部门必须尽快制定应对措施,确保泰国水果在中国消费市场的市占率。并举例曾引以为傲的泰米是如何被越南米反超的,虽然去年泰米出口重新返回第二位,仅次于印度。

但专家认为,泰国在重返世界大米最大出口国前首先要解决如何降低种植成本,在提高每亩产量的同时还需要在品质和新品研发方面与目标市场接轨,否认泰米长期而言很难与印度和越南米展开竞争。
以2022年为例,越南共计向中国出口了大约4.1万吨的榴莲,价值1.9亿美元。而随着中国允许进口越南榴莲后,泰国榴莲最大出口市场将出现强劲的新对手,要知道越南在通关方面比泰国更具优势。
目前泰国水果对华出口可走海路、空路和陆转铁三种,考量到运输距离,泰国和越南在对华水果出口方面的时间差至少要按天数计算,后者可以实现朝发夕至,预计今年越南火龙果对华出口总值将达到10亿美元。中国人均水果销量量在175.27公斤,较10年前增加了34%。
回顾泰米错失的过去10年时光会发现,全球市占率从2009年的29.21%降到2021年的11.69%,而两个最重要的对手:印度从7.23%增至46.95%和越南从20.28%降至12.09%。泰国生产成本目前每莱大约是7456铢,印度和越南分别是4000铢和5600铢。泰国政府每年用于稻米种植的财政补贴高达1千亿铢,但始终未能从根本上实现降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