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10日讯】 “泰国民用和商用电价不应该超过每度4.4铢。”泰工商银联合会已签署联名请愿书,希望总理能主持公道,盼各方共商长效解决方案。而泰国经济学家班迪则提醒政府决策者切勿忽视下半年通货膨胀潜在风险。
针对企业用电成本偏高影响利润率的同时还导致竞争力下滑的问题,泰国工商银联合会最新一次例会上再次就下调电价问题与政府决策者进行交涉。并提出了认为私营企业可接受的最高电费定价标准,即每度至多4.40铢,而不是目前的4.77铢。
泰国能源依赖进口,每年政府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天然气用于发电。尽管泰国也向老挝和缅甸等邻国购买清洁的水电,但由于政府国家电能储备政策导致目前全泰电能储备量比实际电力需求高出了近50%。
泰国有三大国有电企,除了国家发电局外,还有京都电力局和地方电力局,但政府绝大部分储备电力都是与私营企业签订的长期购电合同累计而成,这也是使得政府难以灵活调整电价。
但不管怎样,工商银联合会希望政府在核实季度电价时能够更好的与当下的国际能源价格进行对比,比如LNG进口价现已降至13美元,但能源部门仍在使用20美元的参考价。
然而此前因能源和食品价格推高的泰国通货膨胀在最近几个月出现了积极回调的趋势,比如刚刚过去的3月份通货膨胀就录得2.83%,环比直降1个百分点,同时还刷新了过去15个月新低。甚至连商业部官员都乐观的下调了全年通胀展望至2.2%。
但随着23个产油国宣布减产后国际油价应声上扬。对此作为公共事业政策理事会主席的班迪博士则认为,今年下半年全球通货膨胀压力仍不容小视,而泰国政策决策者更不容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