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19日讯】 预计2023年泰国非酒精饮料市场的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消费额涨幅4.0%-6.0%之间,比去年的7.4%有所放缓。开泰研究中心认为,各类零售店的饮料消费会随户外活动和旅游业的复苏而呈现增长态势,但价格上涨将有所放缓,同时部分消费者将转向店内堂食。

除了经济复苏有助于拉动非酒精饮料的总体市场外,开泰认为,市场营销和广告支出的恢复增长也有助于刺激销售量。还有就是部分饮料制造商利用新品和新包装来细分特定消费群体,比如通过添加有益健康的提取物来吸引女性消费者。
广告已经成为饮料制造商和销售商刺激消费需求的法宝。在每100铢非酒精饮料企业销售收入中,仅广告营销费用就占到大约20铢,这比食品业高出约12铢。但鉴于消费者购买力仍受到来自高生活成本开支的影响,开泰认为,今年非酒精饮料消费量涨幅有限。这将考验各大企业对营销时机、目标群体、以及新产品在公众间的认知度培养。
而新冠过后健康流行文化的兴起也给功能饮料市场创造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开泰调查发现,84%购买非酒精饮料受访者基本购买的是功能饮料,并且是拥有特定功能的保健饮料,比如改善睡眠或增强免疫力的。还有50%表示愿意多付不超过5铢的成本。
然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能否保持或提高销售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尤其是能否提供明确和可靠的营养或保健作用的信息以及饮用后是否明显见效等。因为在消费者有多种产品和渠道选择的情况下,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也有所减少。
开泰研究中心认为,泰国非酒精饮料市场仍有继续增长的空间,但各种产品的销售量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具体取决于在当时经济状况、消费者购买力、老龄化社会和对国外产品的追捧等各种环境因素下的消费者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