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气候谈判边会呼吁少吃肉促减排

0

  

巴黎气候谈判边会呼吁少吃肉促减排

  财新网】(特派巴黎记者 王玲)一年一度的气候变化大会上,除了正式的谈判,场内常常一天有多场边会(side events)同时举行,有的由政府代表团举办,有的由智库和NGO举办。从碳市场建设到可再生能源,边会关注议题广泛,而众多议题中,对全球排放贡献并不小的农业被认为受到忽视。

  当地时间12月10日,一场关注农业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边会中,英国皇家国际事务学院(Chatham House)介绍了他们的报告《减少肉消费的路径》。报告在引言称,全球而言,食物体系贡献了多达30%的人为温室气体(GHG)排放,而其中仅仅动物和饲料作物就贡献了全球三分之一森林退化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牲畜养殖,包括牛、羊、猪、鸡等,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占达7.1Gt(1Gt=1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14.5%,和交通带来的排放相当。

  尽管数据不尽统一,关于农业对温室气体或气候变化的贡献并不乏研究。近十年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就曾发布报告《牲畜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称,养牛产生的温室气体,按照二氧化碳当量计算,超过交通的排放。具体而言,算上土地使用相关排放,养殖业占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9%,人为甲烷排放的37%,人为一氧化二氮排放的65%等,后二者在导致全球变暖上比二氧化碳更强。但十年过去,一些受访人士认为,农业,尤其和能源行业相比,仍未得到气候变化谈判大会的足够重视。

  “农业(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最近这些年才发展较多,而化石燃料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更久,且没那大争议,言及为何农业不被重视,”纽约明绿行动智库(Brighten Green)的创始人Mia Macdonald表示,人们可以看见化石燃料带来的污染,比如车辆尾气的排放,但谈农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显得有点无形,“多少人见过玉米生产或动物养殖?人们只看到盘中餐,往往不知道它怎么来的。”上述联合国报告在她看来是首次在联合国高度,对农业如何影响气候变化做出了权威解释,给了关注这个议题的NGO一个起点。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学院的研究主任Rob Bailey则表示,政府很少强调用降低肉类消费来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原因是,担心如果对人们应吃什么指手画脚,会引起抵制。

  巴黎气候大会前夕,逾180多个国家提交了自主减排目标(INDC),但此前评估显示,这些目标汇总后仍不足以在本世纪末,将全球温度升高控制在2度内。上述报告建议通过减少消费,来促进减排,并将政府的主导作用列在报告关键发现的首位,称“没有政府在国际、国内层面的干预,人们不大可能减少肉制品消费,商界参与动力也将不足。”

  发达国家肉消费居高不下,发展中国家肉消费随经济发展将增加的背景下,全球的肉消费到2050年预计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76%。上述联合国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肉类产量将从世纪初的2.29亿吨增至4.65亿吨。

  以欧盟为例,同场边会中,来自动物保护组织HSI的Alexandra Clark表示,占世界人口7% 欧盟消耗了全球16%的肉,仅2013年一年,超过83亿头动物被饲养用于食用。观察中国肉类消费动向的周晚晴指出,中国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一份关于食物和营养的发展纲要显示,中国的肉类消费将增加,根据文件中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费将达29公斤。明绿行动智库认为中国牲畜和集约型养殖场数量不断增长,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

  2015年6月,中国递交了INDC,确定中国到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行动目标之余,对于农业,该文件的表述包括,推进农业低碳发展,到2020 年努力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控制稻田甲烷和农田氧化亚氮排放,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健全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制度;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等。

  就外界对中国大规模工厂化养殖的担忧,明绿行动智库研究员周晚晴表示,中国政府正在寻求最高效的食物生产系统,工厂化养殖的好处易被看到,但也有迹象表明中国正意识到工业化养殖的负面影响。

  2015气候大会召开前,在德国伯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总部所在——曾有关于农业是否要进入2015年巴黎协议的讨论。本次会议期间,尽管东道国法国所在的“巴黎利马行动议程”(LPAA)发起了农业相关倡议,各阶段谈判草案中并没有纳入农业。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学院能源、环境和资源高级研究员Antony Froggatt表示,希望之后的气候变化谈判大会中可以纳入农业。

***所有《泰国中华网》、《中华日报》新媒体原创稿件,需完整署名,否则追究到底。(联系转载,商务合作请加微信号:thaizhongh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