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今年将发射天宫二号 试验航天员中期驻留

0

  【环球航空报道】一份“中国载人航天发射时间表”28日引爆中国媒体圈。据中国权威媒体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日前对外公布了我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详细建设时间表,而这一时间表中所包含的一系列发射与在轨实验的技术含金量更是让外界咂舌。这次载人航天任务有哪些亮点与难点?中国未来的空间站又将是什么样子呢?

  天宫二号任务时间表引关注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日前表示,中国将于2016年第三季度,择机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将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搭乘2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对接,进行航天员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在此之前,还将在文昌发射场进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试验,通过考核后将于2017年上半年,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等相关试验。

  该发言人还表示,在全面推进空间实验室任务准备工作的同时,我国空间站研制工作进展顺利,将于2020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

  天宫二号相关任务有几大难点?

  一名中国专家2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是中国第一次公布天宫二号任务的详细时间表,要搭载两名航天员也是第一次公布。这名专家认为,本次载人航天任务最大的难点就是2017年上半年进行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因为天舟是全新的系统,而使用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虽然会在2016年6月进行首次试射,但搭载的不是飞船,因此全新的飞船加上全新型号的运载火箭加大了发射难度。

  第二个就是在轨加注推进剂难度很大。在轨加注可以大幅提升航天器在轨时间,降低发射成本,不过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进行这项工作,将要涉及加注接口对接、循环泵式流体传输、残液吹除、加注接口分离等过程。据报道,中国已掌握相关技术,并曾在地面试验平台验证了相关核心技术的可靠性。

  还有一个难点,就是这次要在轨进行中期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之前几次中国的载人航天任务都是三个航天员,而这次从以往的短期科学实验任务转为中期实验任务,只派出两名航天员就是为了利用现有的生命保障系统,通过减少人员实现更长的在轨时间,开展时间较长、种类更多的技术试验和科学实验,为未来的长期驻留奠定基础。

  另一名专家认为,长征七号是一种全新的运载火箭,其新技术的使用量是上一代火箭从未有过的。应该对新一代长征火箭的发射难度有充分预期。另外中国空间站的发射主要依靠长征五号,空间站的建造周期也部分取决于长征五号的研制和发射是否顺利。

  中国未来空间站什么样?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曾表示,中国空间站的初步规模,将包括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每个约重20多吨;建成后将会有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和工作。专家认为,这样一个空间站,在重量和复杂性上都属于“经济适用型”。以目前仍然在轨的国际空间站为例,该空间站共有俄罗斯、美国、欧盟和日本发射的十多个舱段,重量近400吨;苏联/俄罗斯的和平号轨道站由7个舱段组成,总重量达到了175吨;美国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射的天空实验室总重就达到80吨。当然,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的构型只是初步规模,不排除空间站进一步扩容的可能性。据介绍,中国空间站的运行,将充分考虑“经济性”,其控制、生保、电源、信息等都将采用当代技术,保证空间站可靠、高效运行。

  专家认为,目前国际上发展载人航天,特别是发展空间站的积极性有所减弱,最大的问题不是缺少资金,而是投入的资金与现实产出不成比例。在空间站的现实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掘之前,保持小规模、经济上可承受的航天站,既可以满足实施空间实验的需求,减少技术风险,也可以让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细水长流”,这要远比造一个贪大求全的重型空间站更为重要。如果中国的空间站进展顺利,而国际空间站按照目前的计划到2020年左右寿终正寝的话,届时轨道上可能只有中国的空间站。这就为国际合作创造了条件。据称,中国的空间站为大舱段对接预留了接口,将为开展国际合作提供可能。

***所有《泰国中华网》、《中华日报》新媒体原创稿件,需完整署名,否则追究到底。(联系转载,商务合作请加微信号:thaizhongh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