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1444

民调显示:巴育政府经济治国策略获好评

0

泰国中华日报10月8日报道    超级民调结果显示,巴育政府在经济政绩方面的表现获得好评,但担心未来政治风险可能会影响中长期的表现。

泰国超级民调7日释出的一份民调结果显示,在经济治理方面的表现评分中,巴育政府累计获得了59.7%的好评,认为当局很好的实现了经济的和谐发展。另外还有40.3%受访者则认为,经济整体和谐发展方面仍没有达到预期。

超级民调于本月1-6日在全国范围内收集了共计1167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97.1%的受访者满意政府在环境资源保护方面工作。96.7%满意先王普密蓬的“知足经济”理论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使用。96.1%的受访者满意政府在保护地方生物多样性方面做出的工作。另外还有94.6%的受访者满意政府治理腐败方面的所做出的工作。

此外,72.4%受访者表示,满意政府在加快国家基建项目投资方面的工作。71.2%表示,满意政府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以加快国家经济发展的工作。69.9%表示,满意政府保护地方文化资源传承的工作。68.8%表示,满意政府保护和打击国内侵犯知识产权行动方面的工作。68.6%表示,满意政府支持数据研究和创新经济的发展工作。

但不管怎样,仍有近78.7%的受访者担心,未来的政治的不稳定可能会引发新的政府腐败,或者不理想的新政府。传统政客以及政治矛盾和分裂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泰国猪协担心当局已和美方签开放猪肉出口协议

0

泰国中华日报10月8日报道    泰国猪协正寻求当局更准确的答复,是否向美方做出开放猪肉进口市场的承诺,自巴育总理白宫行程归国后至今仍未就该问题给出过任何暗示。

尽管巴育总理白宫行程中至今仍没有看到或者听到有关泰方承诺向美方开放猪肉出口市场的资料和信息,但泰铢猪协似乎仍希望能从巴育总理或者商业部官员口中得到更加准确的否定回答。对于养猪户和农民来说,迫切希望知晓政府的在是否开放猪肉市场的态度。

巴育总理在6日全国电视讲话节目中透露,白宫行期间已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表达了希望美国加大泰国农产品进口的力度,扶持并保护泰国农民的利益不受新贸易政策的冲击。

猪协负责人则表示,已经多次向商业部和有关部门致函以寻求该问题的解答,但至今仍没有得到官方的正面回答。美国政府多次表达了希望泰国开放猪肉进口市场的可能。对于猪协来说,尽早知晓政府的态度将能够赢得更多的准备时间,如果开放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当局的迟迟不表态,反而增加了协会对于政府已经和美方达成某种协议开放了美国猪肉出口泰国的大门。

泰国民航市场迎来利好契机,ICAO官宣解除警告

0

泰国中华日报10月8日报道    泰国民航市场将迎来利好消息,国际民航组织(ICAO)官网发布的公告显示,已解除泰国民航安全红色警告。

国际民航组织官网已经发布公告,解除了泰国民航红色安全警告,显示泰国航空公司将能够开辟更多新航线,这将刺激泰国民航市场的复苏,尤其是对于即将迎来旅游旺季的泰国旅游业。

泰国民航局国际航空部主管朱拉表示称,将会尽快和发布公告的单位就官网解除泰国红色警告的信息的准确性进行确认,但不管怎样,这对于泰国民航业恢复新常态是个鼓舞人心的消息。对于即将迎来旅游旺季的泰国来说,尤其是泰国航空企业来说都会是一个利好的大喜讯。

解除泰国民航系统红色安全警告将为航空公司开辟新国际航线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接下来各国民航部门也将重新恢复对泰国民航系统的安全认可。相信接下来,国内航空公司将能够增开日本、韩国等直航航线。

“穷人卡”刺激消费不及预期,经济综合贡献率不足0.1%

0

泰国中华日报10月8日报道    泰国央行于近日发布了一篇内容似乎不符合政府预期的报告,内容指出,政府推出的、旨在降低穷人生活成本支出的国家福利卡(当地媒体称为“穷人卡”)并不能给GDP带来显著的正面影响,预计经济综合贡献率不足0.1%。

泰国央行于6日发布报告称,央行评估后认为,政府福利卡项目的经济综合贡献率可能不像当局所预期的那么好,0.1%的GDP贡献率几乎不会对经济带来显著的正面影响。

尽管当局乐观看待该计划实施后对基层消费经济带来的提振作用,但就目前该项目的实施情况来看,明显存在漏洞—已经有报道称福利卡发生了刷卡变现的事件。

央行报告称,福利卡可能在意识形态上对刺激国内消费增长具有一定的意义,但从具体的实施效果来看,可能没有那么理想化。尤其是泰国家庭当前负债仍相对较高。

以此同时,政府为福利卡每月充值3000泰铢的额度基本只是原有福利政策的变型,也就是所政府注入社会的资金流动总量可能没有明显的增加,因此流动性的变化不会太大,对经济带来的综合影响也非常有限。

相对于“9101项目—跟随先王脚步”涉及了一个规模近200亿泰铢的流动性,预计该计划对GDP的综合影响力估计在0.1%,远比福利卡项目来的更实际,也更有效。

但不管怎样,央行评估认为,国内未来消费购买力仍表现脆弱,由于就业和工人收入并未从出口快速增长中获得相应的红利。出口企业获得的绝大部分利润仍掌握在大企业主手中,而不是普通工薪阶层,因为他们的薪资收入没有得到明显提高。截至目前泰国普通工薪阶层比例仍高达50%,而他们所背负的家庭负债给他们的支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而中央审计署释出的报告称,福利卡,或称“穷人卡”存在“套现”的风险,执行上难以采取有效监控。截止本月5日,已经成功向全国700万申请者发放福利卡,日均申领福卡人数接近50万。

泰国制定战略:2021年跻身世界珠宝首饰贸易中心之列

0

泰国中华日报10月8日报道    泰国政府正启动一系列战略计划,希望到2021年让泰国跻身世界珠宝首饰贸易中心之列,为了加快目标实现明年将优先启动7个项目计划。

泰国国家珠宝首饰研究和发展研究所官员于近日透露称,当局正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计划旨在确保泰国到2021年时能够成功跻身世界珠宝首饰贸易中心之列的远景和目标。让泰国珠宝首饰走向全世界,让更多的人所熟知。

尽管泰国珠宝首饰产业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获得了世界珠宝首饰同行的认可和好评,尤其是珠宝首饰加工工艺方面的优势让泰国成为了国际知名大品牌的代工基地,但泰国在珠宝和首饰贸易方面的国际地位似乎未得到充分的开发。

为此,在经过充分研究论证后,政府决定将泰国作为世界珠宝首饰贸易交易中心进行打造,不断提升泰国珠宝首饰的品质标准,同时加快泰国珠宝首饰线上交易新模式的开发,继续增强泰国珠宝和首饰研发和创新竞争力。政府将提供全方面的支援。

作为泰国珠宝首饰国际化战略目标行动的一部分,2018年将优先从以下7个项目计划的具体实施来加快对产业发展和升级,比如,地方珠宝首饰业者竞争力提升发展计划,高级珠宝技师发展计划,珠宝行销人员和管理人才计划,贵金属品质和质量升级计划,搭建全国珠宝和首饰大数据库,组建珠宝首饰服务中心提供资讯及接收业者诉求,发展电子服务系统提供24小时珠宝鉴定。

最后就是,下月2-7日,在曼谷举办“World Jewelry Confederation : CIBJO Congress 2017”会议,据悉届时将有来自全球350珠宝首饰采购和贸易商前来。

2017年曼谷斋节资金流量可达45亿泰铢

0

泰国中华网10月8日讯 一年一度的“九皇胜会”(食斋节)即将来临,这一节日期间是食品饮料经营商调整市场战略以在极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刺激销售额和扩大客户基础的大好时机。除餐厅、街边摊、菜市场和便利店等传统经营商外,网购/外送食品等新经营商纷纷进入市场使消费者获得更为多元化的选择。开泰研究中心最近就2017年食斋节曼谷居民购买素食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今年食斋节期间(10月20-28日)大部分曼谷市民(主要是上班族)仍有打算食斋,其食斋目的是为健康以及为普密蓬国王行善积德。

基于调查结果,开泰研究中心预测2017年食斋节期间曼谷居民的素食饮料支出可达45亿泰铢,与去年相近。尽管今年有意食斋的人数不会出现增长,但平均食斋天数的增加(大部分食斋者打算9天里每餐食斋,而去年大部分人选择在某几天或某几顿食斋)使得今年食斋支出接近去年的水平,即每人每天平均支出约300泰铢。

不过,曼谷居民食品选购行为的变化可能导致网购和外送食品服务的销售额出现增长,如果其市场营销策略在今年食斋节期间赢得新生代消费者的青睐。网购和外送服务虽然在吸引资金流量方面并非主要渠道,但在创造附加值和送餐上门方面拥有能满足消费者额外需求的卖点,因而将受到时间比较紧的上班族、自营业主、公务员、医生和护士等新生代素食者的欢迎。不过在食品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物超所值”(如买二送一或积分换礼品或优惠等)和“增强信心”策略(如使用健康原料、推出新颖菜品、介绍与斋食相关的趣味内容或通过社交渠道点评或推荐美食)将成为网购/外送食品经营商争夺市场份额的重要因素。

不过,作为健康食品之一,斋食的消费时间已不限于食斋节,还扩大到礼佛日、生日或任何方便的时间,因此素食经营商全年都可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开泰研究中心认为,要取得长期成功,经营商必须让消费者感到实惠,同时应真正了解消费者行为方式,以便制定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生产计划和推广策略,如以素食作为餐间点心,宣传独特原料、配方或菜品等卖点,针对特定人群灵活选用食品或原料种类,采用符合宗教信仰的正确烹饪方式等等。

曼谷“火船廊”(LHONG 1919)修缮毕 下月初重启

0
百年黉利 惠此中国
泰国历史码头“火船廊”(LHONG 1919)修缮记

【本报记者言之采访报道】 经过一座城市,我们总被城中光鲜靓丽的现代建筑所折服;深入了解一座城市后,我们却总被隐逸于拐角的老宅故居所吸引。老宅背后的故事及承载的历史记忆,总在不断开阔我们的视野,带给我们很多思考。位于曼谷吞武里沿岸的“黉利故居”以及“火船廊”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曼谷是一座现代与传统交融的城市,同时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水上之都。泰人自古就逐水而居,近代以来,更是依托宽阔平静的湄南河而发展壮大,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早在吞武里时代,湄南河畔就有“万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局面,泰中两国的贸易也以湄南河为依托,通过“火船”(蒸汽船)源源不断地将泰国的大米运往中国,又从中国运来丝绸、茶叶等。“火船廊”就是当年火船运输鼎盛时期,在华人社会中最出名的码头。(来源:泰国中华网 文/言之)

百年黉利 张之洞誉“惠此中国”

时间回溯到150年以前,事业横跨泰中星三地的汕头陈氏富商陈焕荣卧病在床,其20来岁的儿子陈慈黉全面接管了父亲的香港干泰隆行生意。1871年,陈慈黉在湄南河入海口不远的吞武里岸,开设了陈黉利行,继续扩展进出口贸易,以火砻、运输销售暹罗大米为主。陈慈黉每日坐镇曼谷,运筹帷幄,指挥着香港、新加坡、西贡、汕头等地的业务,其家族也日益发展壮大。这就是泰国著名陈氏“黉利”家族之滥觞。

由于数量大、需求多,陈慈黉在湄南河边开办了第一间火砻(即新式碾米厂),方便从船上卸货装米入仓和运米出海,因此生意红火,在这以后他又陆续开办多家火砻,成为闻名遐迩的火砻王。

“黉利”家族生意的兴盛,得益于暹罗对外贸易自由化。自1855年暹罗与英国签署了《宝宁条约》(Bowring Treaty)后,各国也以此规则为基础,签订了不同的条约,尽管这些条约一定程度上被视为“不平等条约”,但由此保证了暹罗的独立,并创造了多边贸易在东南亚地区运作的框架,中国、新加坡等国家也纷纷因此受益。

泰中贸易的繁荣也间接带来了华人入泰的一个高潮,与“黉利”家族来泰就已腰缠万贯不同,此时来泰的华人移民,多为躲避战乱灾荒而选择下南洋,这些人登陆上岸就已身无分文,有的甚至还染上恶疾。因此,彼时的码头船廊,还承担着许多施医赠药,慈善救济、寻工求职的职能,是彼时货品、资金、人力以及信息的集散地。

兴建于1850年“火船廊”位于湄南河吞武里一侧,与“哒叻仔”及华人聚居的唐人街相对,由叻达纳哥信时期就南播来泰的披讪素帕蓬亲王家族所建,占地6莱。

当时的运输船只,是以蒸汽为动力的“火船”,也是华人进行远洋贸易的主要船只。这里每天停满了往返于泰中的船只,大量华人下船后就在这里完成外籍人登记。除了作为码头外,这里也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店,来自中国大陆、香港以及新加坡的商品都在这里分销至各地。

1919年,一战结束,以陈慈黉次子陈立梅为首的“黉利”家族从亲王家族手中购买下这块地皮,以及占地6800多平米的楼房。让其与紧邻的“黉利故居”连为一体,这里主要用来作为办公区,仓库以及黉利家族工人的居住地。之后,随着泰国码头局的建立以及科技的更新,大型深水货轮的使用更加普遍。“火船廊”作为货物集散码头的职能渐渐消失。这一地方也只作为仓库和黉利家族工人住房被延续到现在。

应“黉利”家族后人禄吉叻蓬•黉利(K.PIA)之邀,笔者日前有幸探访了位于吞武里清迈路尽头,湄南河左岸的“火船廊”(LHONG 1919)。(来源:泰国中华网 文/言之)

走进火船廊,现场仍然在紧张有序的施工中。大批工人各司其职,却不显一丝杂乱。在K.PIA的带领下,我们打开最正中的楼阁,仰头观望,“惠此中国”四个大字映入眼帘,雄浑古朴,骨力洞达,一看落款——“张之洞”、“光绪庚寅书”,确是晚清重臣手笔无疑!

“中国”者,既可理解为远在北方的华夏故国,亦可循古意理解为“天子所在的京师”,则指的是华人赖以生存的泰京地区。光绪庚寅,张之洞已任湖广总督,并已成为中国清末“洋务运动”的领袖,匾额援用《诗经•大雅》句,寥寥四字便非常准确地概括了“黉利”等华人家族对泰中两国的贡献。

据K.PIA介绍,此匾为晚清重臣张之洞手书,是对“黉利”等泰华望族对促进中泰贸易交流、恩惠在泰谋生华人的褒奖。泰国获得这样牌匾的家族有3家,但这块是目前唯一尚存的匾额了。

“火船廊”重修 再现泰中艺术魅力

“火船廊”(LHONG 1919)是泰国华人史的一个注脚,火船廊的兴衰与再造,正是泰华社会随着大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的一个缩影。折射了百年来泰国华人的发展历程。而今,火船廊被定义为“湄南河畔的泰中艺术史码头”(ท่าประวัติศาสตร์ศิลป์ไทย-จีน ริมแม่น้ำเจ้าพระยา),这个定义可谓恰如其分。

为什么这么说?

K.PIA给我们作了介绍。她说,火船廊数十年来,主要给黉利家族众多企业的老员工们居住,现在住在这里的,已经是最初老员工的第二、三代了。火船廊的很多房子,到现在仍保持者原来的砖木结构,每换一拨主人,都在换来的接触上刷上一层新石灰或新漆,就这样延续了近百年时间。直到两年前,鉴于火船廊年久失修,上百年的老房子日显颓废,老员工后人住在里面也不安全了。家族启动重修计划翻新这些老房子,并由黉利家族的第四代成员K.PIA主持这项工程。

开工不久,工人们用水冲洗,准备削去经年累积的涂层,突然发现老墙上竟然画着一幅幅生动的中式壁画。这些画虽经年久远,而且被层层石灰所覆盖,但洗去铅华后,仍然栩栩如生。

工人把这一发现报告给了东家,黉利家族研究后认为这些绘画是百年来泰国华人艺术的精粹,出现在这样的地方必定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黉利家族将此事上报给泰国文化部艺术厅,艺术厅调派了艺术大学的专家前来勘测,并给出修缮建议。(来源:泰国中华网 文/言之)

最终,黉利家族决定调整修缮计划,最大限度地保留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泰国艺术厅也专门抽调了文物保护专家前来协助修缮。同时,在中国驻泰使馆文化处和广东省文化厅的大力协助下,邀请到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力鹏专程来到曼谷对火船廊进行考察。经现场考察评估,专家对如何保护和修复该古建筑提供了指导意见。

经过一年的精心修复,目前火船廊的大部分壁画、诗作得以保存下来。据专家经悉心辨认解读,火船廊壁画的主题大约包括古代诗词、戏文故事以及传统吉祥图案,这些戏文主要是潮州传统戏剧故事,如:四郎探母、秦琼卖锏、李广射石、千里送京娘、薛丁山三请樊梨花、陈北科问卜周不错、槐荫树下董永遇仙姬、姜子牙渭水垂钓等。(来源:泰国中华网 文/言之)

6月27日下午,泰国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公主一行参观泰国华侨先民建造的中式民居——曼谷火船廊。并在其中一扇壁画上,小心翼翼地用毛笔题写上自己的名字“诗琳通”。

诗琳通公主对火船廊古建门窗上典型的中国图案和中文诗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她在每一个门窗前驻足,认真听取来自广东省的文物专家讲解,边听边记笔记,还不时提问。她对图案中描绘的四郎探母、八仙、西厢记、李广射石等典故以及吉祥图案代表的含义都很了解和熟悉,体现出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

K.PIA详细介绍了“火船廊”(LHONG 1919)目前的情况以及未来的规划。她介绍,火船廊现有5座建筑物和2组联排式仓库,组成U字形,U字开口正对湄南河。现存5座建筑物中,供奉妈祖的正堂所在建筑物正对湄南河,其两侧各有2座建筑物和1组联排式仓库,相接延伸至湄南河边的码头。

现存的5座建筑物建于1919年,均为长条形的外廊式两层楼房,青砖墙、屋顶和楼面为木结构,二层门窗洞口都有彩画作为装饰。靠近码头的2组联排式仓库,为后期重建的混凝土结构和轻钢结构,建造年代较晚。

对于修复保护以及未来的开发,K.PIA指着正在作收尾工作的建筑说,现在这里一楼底已经完全被租完了,主要做画廊、咖啡吧等,但二楼暂时不准备开放给外人租用。因为一来,不想把这里变成游人如织的旅游地,也不想做成贩卖各种旅游纪念品的市场。她说,未来这里将开发成休闲、学习、举办艺术及文化活动的场所。会定期举办一些艺术文化活动,并提供绘画、中国书法、汉语等培训。“这里将再次成为泰国华人的重要活动场所。”她说。(来源:泰国中华网 文/言之)

(文/言之 图/LHONG1919)

泰国农村经济新希望——“一村一农企”

0

泰国中华日报10月6日报道   “一村一农企——OTOSME“项目将是改善地方经济的利好项目。作为新农企业家,除了不断开发打造优势产品外,同时还有全球视野,把产品销到全世界。

泰国地方中小企业,尤其是那些以农业为主”新农企“,应该利用政府扶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加快自身的发展。“一村一农企——OTOSME”就是其中一个最好的项目,既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又有银行得资金支持。农合社银行作为国资银行将为中小农企提供优惠融资贷款。

当局在提出该计划的时候,就制定了一个远大的目标,希望通过扶持地方一家企业来拉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而不断提高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他们的收入增长。地方经济改善了,反过来又会对国家经济带来提振,推动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

而地方中小企业的发展又能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利好,进而为农产品带来价值增值。当然拥有一个有优势的产品还不够,还需要一个足够大和消费潜力的消费市场来承接它。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产品除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外,还应该将目光放到更大的全球市场,不断开发创新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

资料显示:泰国8月中小企业信心下滑

0

泰国中华日报10月6日报道    泰国官方资料显示,8月份中小企业信心环比下滑至91.8,销售额、就业、投资以及利润的下滑为主因,但未来3个月的信心指数却出现小幅上扬至102.2,显示中小企业对未来经济表现充满信心。

泰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局代理局长猜亚蓬释出的8月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资料显示,8月份泰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较前一个月的100.2下滑至8月份的91.8。信心下滑的主要原因来自,销售额、就业、投资以及利润纷纷出现了下滑。

报告指出,几乎所有行业指标数据都出现了下滑,而这其中以零售和批发等贸易行业最为突出。由于国内多个地方发生了水灾灾情,导致当地居民收紧了支出以应对紧急支出的需要。而这也导致商家对销售额和利润信心下降。

但不管怎样,虽然中小企业对当前的信心出现下滑,但他们对未来经济好转还是有信心的。据悉,他们对未来3个月的信心指数从前一个月的101.5略微上升到了102.2。

泰中铁路再生变,环评致工期延至明年初

0

泰国中华日报10月6日报道    泰中铁路再生变工期料推至明年,原定11月开工建设的1期首段3.5公里的工程项目因部分路段的环评报告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解决,而目前初步预计需要至少2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相关问题的解决。

泰国交通部巡视专员兼泰国铁路管理局代理局长阿农就泰国铁路最近进展透露称,原定下月启动的泰中铁路首段3.5公里项目工程料展期到明年。因为目前提交上去的环评报告中还有一些地方的内容需要补充,就现在的情况看补充材料估计需要至少2个月的时间。照此计算,项目工期最快也要到明年初才能开始。

而首段3.5公里工程项目无法按照预先设定的开工建设时间执行最大的阻碍就是最新的环评报告中位于北标府采矿区和水泥厂区的环评报告仍没有得到有关方面的审批通过。而针对该问题进行的材料补充至少还需要2个月时间,因此泰中铁路开工时间将只能延迟。

至于是否会再次动用临时宪法第44条为项目扫清阻碍,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讨论,至少目前还没有人提出该设想。另外,余下的3段的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目前仍在敦促中方尽快向泰方提交,因为已经非常接近约定的签约规定时间了。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